遗产的分割首先依据遗嘱办理,若无遗嘱,则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。
1、遗嘱优先:遗产分割的第一步是检查是否存在有效的遗嘱。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有遗嘱,且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,遗产的分配应按照遗嘱中的指示进行。
2、法定继承顺序: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,遗产的分割将遵循法定继承顺序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规定,法定继承包括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继承人。
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、子女(包括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)、父母(包括生父母、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)。
第二顺序继承人则包括兄弟姐妹(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、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、养兄弟姐妹、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)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
在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,第二顺序继承人无权继承遗产。只有当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、放弃继承权或丧失继承权时,第二顺序继承人才有权继承。
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,一般情况下,应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。遗产分割的过程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,确保公平、公正,维护各继承人的合法权益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
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:
(一)第一顺序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;
(二)第二顺序: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
继承开始后,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;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,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本编所称子女,包括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。
本编所称父母,包括生父母、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。
本编所称兄弟姐妹,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、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、养兄弟姐妹、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。